首页

艾丝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28 12:38:02 作者:中式台球发展按下“加速键” 浏览量:50516

  近600名选手角逐全球总决赛冠军,已入围成都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中式台球发展按下“加速键”

  本报记者 李元浩《工人日报》(2025年05月28日 08版)

  在《北京欢迎你》的动人旋律中,2024-2025“利百文台尼”独牙传奇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全球总决赛,于近日在北京昌平揭幕,将持续到5月31日。来自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运动员齐聚一堂,为中式九球的总决赛冠军奖杯展开激烈角逐。

  此次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历经浙江临海、浙江杭州、河南郑州三站分站赛,最终在北京迎来终极较量。总决赛分为国内组和国际组两项选拔赛,各决出32名选手晋级64强。14岁开始斯诺克训练,近两年参加了中式台球几乎所有比赛,且在不久前夺得第十三届中式八球国际大师赛总决赛冠军的牛壮表示,相比斯诺克,“中式九球更刺激,更创新,比赛更紧凑”。

  与斯诺克等“舶来品”不同,中式台球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兴起于中国的本土项目。中式台球融合了英式斯诺克与美式台球的精华,构造简单易懂,规则趣味性强。2000年以来,随着规模化的中式台球全国性乃至国际赛事的逐渐举办,中国台球协会于2012年宣布统一该项运动称呼,正式定名为“中式台球”。

  近年来,虽然也经历过波折,但中式台球的整体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并逐渐形成中式八球和中式九球两大品类齐头并进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来,各类中式台球赛事层出不穷,赛事奖金不断推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球员参与。与此同时,中式台球的职业化进程也备受瞩目,整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超过8000万的台球人口,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式台球的忠实拥趸。

  然而,随着中式台球职业化的推进,一系列现实挑战也接踵而至。如何在保持运动魅力的同时,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摆在全行业面前的共同课题。

  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要实现一项运动的真正职业化,仅仅依靠奖金是远远不够的。“完善的管理组织、健全的赛事以及专业的运动员培养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中式台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上述挑战,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在做出积极努力。例如中式台球在竞赛规程中对参赛选手的服装等都做出了更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有利于逐步塑造出更加健康、文明的台球文化。为了扩大中式台球的职业运动员队伍,各项大赛组织方积极签约职业球员,并在职工和大学生群体中搭建赛事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式9球和斯诺克职业选手的参与。

  此次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总决赛的组织方、独牙台球董事长乔冰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中式九球融汇了中国本土台球和国际台球运动的优点,正逐渐被全球台球爱好者接受和喜爱。我们已制定明确的推广计划,首先深耕东南亚市场,随后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同推动中式九球走向世界舞台。”

  近两年来国内台球市场持续升温,尤其是赵心童在前不久成功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更点燃了国内台球爱好者的热情,成为撬动中国台球产业升级的支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现存台球相关企业超40万家,2024年同比增长28.57%。国家体育总局也在2023年将台球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区配套台球设施。

  在此背景下,中式台球的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据记者了解,中式台球国际联合会已启动首届全台球世锦赛中式台球项目的筹备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式台球的国际化进程。将于今年8月在成都举行的2025年世界运动会,中式台球将以八球(Heyball)的形式首次入围。世界花式撞球协会主席肖恩·辛格此前表示,正在全力推动包括八球在内的台球项目冲击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

  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台球协会主席姜世才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要真正实现中式台球的全球化推广和登上更高赛事舞台的目标,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中国台球协会高度重视中式台球运动的推广工作,大力推动中式台球及其分支中式九球的发展,加快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我们坚持以赛事为载体振兴中国原创运动、传播中华文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万千气象看中国】穿越长沙铜官窑灯火璀璨夜 梦回“大唐夜游记”

近日,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安康社区的广场上看到,十几位老人身着鲜艳的少数民族服饰,伴随着节奏翩翩起舞,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稳中有进!上半年高质量发展取得这些新进展

刘烈宏说,目前,国家已经在产业生态、算力供给、网络传输、业务调度、系统运营、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下一步,将加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资源协同发展,合理设计算力资源结构,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实现算力资源供需平衡。要推动算力电力协同布局,优化数据中心绿色电力供给,提升数据中心用能效率,保障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因地制宜,向“新”而行

针对渭河2024年第1号洪水以及陕西江河汛情实际情况,7月18日,陕西省防总印发渭河1号洪水防御工作通知,派出4个工作组一线督导防汛工作。

环评师杜晓亮:“六边形战士”守护绿水青山

据悉,今夏黑龙江省文旅部门聚焦叫响“北国好风光 美在黑龙江”品牌,依托夏季平均气温20℃的独特气候优势,围绕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大草原等多样化生态资源,设计开发了森林康养、休闲避暑、边境观光等特色旅游产品。同时,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活力老人群体、研学团体、自驾一族等,积极推进研学旅游,打造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夏季避暑旅游引领区,力争获取更多“流量”和“留量”。(完)

九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汇聚全党全社会合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12月在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共1155枚,残片80枚,近4万字。这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反映了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